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圣归来 | 你就是孙大圣!只是失忆了

黄明雨 立品读书 2022-06-08


前几日,和同学们一起与卢传牧老师交流。卢老师十七岁开始学习中医,今年七十四了,搞了一辈子临床,退休之后有时间来写文章,作学理上的探究,于是有了《找回中医的另一半》这本书。


乍一听卢老师谈话,你会觉得坐在面前的不是一位中医大夫,而是一位心理学专家。卢老师大谈弗洛伊德、无意识、潜意识和意识,让人觉得这与传统中医八杆子打不着。



熟悉我的人知道,我是不赞成“以西格中”的——“就是从西方的思想立场和思维方式中,讨来一把现成在手的锐利斧斤,然后便只顾着用来砍伐中学的林木了。”(引自澎湃网以西格中,尽弃前学:王国维的悲剧观)。


“以西格中”的方法发展到极至,就是“以马格中”,即以马克思主义这根“矢”,去射中国文化这个“的”。在这种研究方法下,老子便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,王阳明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。


我也不赞成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我主张“中体中用”,即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,来重新打量这个世界。以中道为本,将我们遭遇到的所有的人、事、物,都可以拿来格一格,这就叫做“用中”,也必然“中用”



卢老师是自信的,他的自信不是出于他对心理学的熟悉,而是中医的思维方式。他指出:弗洛伊德把无意识和潜意识搞混了。在弗洛伊德看来,“欲望彻底统治了我们的肉体和灵魂。”其意思就是说,人是无法自明和自主的。[多说一句,因此我们要小心弗洛伊德的爱情观,他《爱情心理学》一书中写道:“在人潜意识里对某种独一无二、无可代替东西的热恋会呈现一种无休止的追寻。”]


卢老师提出,传统中医虽然没有现代心理学的解释,但做了许多心理医生做的事情;传统中医虽然也没有使用合乎当今专业精神病学的术语,但离了“精神”,无法进入中医。



晨读带孩子们读了《心经》,有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部经文。《金花的秘密》里有一部《慧命经》,是从道家修炼的角度来谈慧命的:“欲成漏尽金刚体,勤造烹蒸慧命根。定照莫离欢喜地,时将真我隐藏居。”


《心经》是从佛家角度直接谈心性。《心经》谈空,谈无,但不是顽空,不是只做否定,它有大的肯定: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如同《易经》,整部经书都在谈“变易”,但它的底色是“不易”


我们每个人,都有一颗容易造作、驿动的心,但它的底色是明朗、清澈、不易的。若对此有了悟,你就可以做孙大圣,就可以有大无畏:“心无挂碍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”



对照《心经》,再来做《文心雕龙》的功夫,就能体会刘勰的用心了,他的用心与孔子的用心是一致的,即“拨乱世,反诸正”。下面,我们来看看在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易传·彖传》里是怎么谈这颗心的。

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
明德,即本心,心的本来面目,澄明朗朗。明明德,就是明心见(现)性。此乃大学之始。
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无论是“止”、“定”、“静”、“安”、“虑”、“得”,都不离那个。


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

诚意,正心,就是处理好识神和元神、下心和天心的关系,谁是主,谁是从?


《康诰》曰:“克明德。”《太甲》曰:“顾諟天之明命。”《帝典》曰:“克明峻德。”皆自明也。

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,只要是人,都可以让明德当家做主人,皆可以成圣成贤



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。此谓物格,此谓知之至也。

知道自己有个明德,还要下功夫;功夫到了,自然豁然贯通。


诚于中,形于外。

不可自欺欺人


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懥,则不得其正,有所恐惧,则不得其正,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,有所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此谓修身在正其心。

对心不在焉、失魂落魄、鬼迷心窍之人,须大喝一声,把它招回来。



天命之谓性;率性之谓道;修道之谓教。

不要辜负了天的心意
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
明德从来没离开过我们,但为何我们总是昏昏沉沉、狂妄自大呢?


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谓之中。随心所欲不逾矩,谓之和。孔夫子也是孙悟空。


诚者,天之道也。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诚者,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: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

悟空之后,还要尽人事,而不是做神仙。


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
用心的方法。心明,然后眼亮;路看清楚了,才不至于迷路。


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;明则诚矣。

正其心,诚其意。


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。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。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。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。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

妄心死了,明德才现前。故成人的教育更不易,须死去活来


明则动。动则变。变则化。唯天下至诚为能化。

我们都可以有七十二变化,上天入地。


至诚如神。

你就是孙大圣!只是失忆了。



诚者自成也,而道自道也。

皆自家事,不怨天,不尤人。


君子尊德性,而道问学,致广大,而尽精微,极高明,而道中庸。

好好学习,都可以神通广大。


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

越是有影响力,越不可以乱来。居高位者,更应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


唯天下至诚,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,知天地之化育。

顶天立地,从自己做起。


子曰:诗三百篇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

“思无邪”,不是没有喜怒哀乐,而是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


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邻。”

人都有良心,所以总有相应者。生命不是孤岛。



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

用心之道。


子曰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

致中和,故能坦荡


子绝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

悟空,当然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


季康子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政者,正也,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。”

政治的核心是文化,文化的核心是正心。


大明终始,各正性命。

终而复始,变易也;终必复始,不易也。


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应也。

慧命相续,心相印也。


师,众也;贞,正也。能以众正,可以王矣。

己立,立人,无非“心正”二字。


天地交而万物通也,上下交而其志同也。

国泰民安,心相通也。


(同人)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应,君子正也。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。

心正,则不矫情,不造作。


大中而上下应之,曰大有。其德刚健而文明,应乎天而时行,是以元亨。

大中至正,即放大光明。


天道下济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谦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,君子之终也。

遮蔽内心光明的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


(临)刚中而应,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。

刚中,即内明。


大观在上,顺而巽,中正以观天下。圣人以神道设教,而天下服矣。

内明以观天下,则豁然贯通,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。


(贲)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

人心,天心,一体两面。


复,其见天地之心乎?

天地之心就在你的心头,让它复苏



(无妄)动而健,刚中而应,大亨以正,天之命也。

内明,则无妄,无颠倒梦想。


大畜,刚健笃实辉光,日新其德,刚上而尚贤。能止健,大正也。

要有涵养的功夫,反虚入浑,积健为雄。


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。颐之时大矣哉。

心里有天地,自然懂得养浩然之气


(坎)行险而不失其信,维心亨,乃以刚中也。

越是在危机关头,艰难时局,越见到一个人“心”的功夫。


天地感而万物化生,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观其所感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

心能感,故类万物之情


天地之道,恒久而不已也。圣人久于其道,而天下化成。观其所恒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

心恒定,故不迷情。


大壮利贞,大者正也。正大,而天地之情可见矣。

心量够大,故能体会一体之仁,天下一家


(家人)正家,而天下定矣。

正家,亦从心正入手。


(睽)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

心拧巴了,众目睽睽,她也不在乎。


萃,聚也。顺以说,刚中而应,故聚也。顺天命也。观其所聚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

亲民,聚众,首要在心明



艮,止也。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,其道光明。

心光明了,当然人生成坦途;反之,人生便是苦牢。


中孚以利贞,乃应乎天也。

所有生命的成长,都必然指向一个方向——配天。不认这个大方向,都是自欺



注: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,在此表示感谢。如构成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